發布
近年來隨著氣候暖化加劇、氣候變遷相關法規推行與碳稅制度的上路,企業對溫室氣體資訊的關注度也持續上升。本文將簡要分享企業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的基本實務流程。
一、確定預期使用者
- 首先需釐清盤查的目的,是因應客戶要求,還是高階主管的決策意圖。明確目標有助於後續執行方向的判斷。
- 根據不同目的,顧問或內部人員才能制定符合需求的執行手法。
- 此步驟也將影響後續盤查範圍的大小與資料收集的深度。
二、盤查範圍
- 決定溫室氣體盤查的組織邊界與作業活動範圍。
- 例如是否涵蓋工廠、辦公室、外部倉庫等據點,需明確界定。
三、計算溫室氣體
- 收集排放源資訊,針對類別一(直接排放)與類別二(能源間接排放)進行盤點。
- 根據實際情況,決定類別三至類別六(其他間接排放)的資料收集深度與範圍。
- 可使用調查表工具,檢視活動數據的合理性與一致性。
- 利用標準化 Excel 模板進行計算作業,包含排放係數確認、GWP 值比對與不確定性分析等步驟。
此外,鼓勵企業提升再生能源(如太陽能、風能)的使用比例,以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。
四、撰寫管理程序
協助企業建立正式的溫室氣體管理程序文件,作為持續改善與內部稽核的依據。
五、撰寫報告書
根據盤查結果撰寫正式的溫室氣體報告書,內容需符合相關標準與外部利害關係人的資訊需求。
六、內部查證訓練
安排內部查證人員的教育訓練,完成後可核發訓練證書,強化內部審查與改善能力。
七、外部查證(視需求執行)
視企業需求與法規要求,決定是否進行第三方外部查證,以提升資訊透明度與可信度。